繁體版 手机版
网站支持IPv6

西柏坡红色教育:激活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

来源: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4-25 点击量:

  当党员干部的脚步踏入西柏坡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红色土地,扑面而来的并非历史尘埃的陈旧感,而是一种能直击心灵的强烈精神共振。作为孕育了 “两个务必” 的革命圣地,西柏坡如今凭借创新多元的沉浸式教育场景,已然成为激活新时代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强劲 “精神引擎”,在西柏坡红色教育体系中,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

  步入西柏坡纪念馆,现代光影技术巧妙重现了当年党中央紧张部署战略的宏大场景。党员干部们亲手触摸虚拟电报机,仿若穿越时空,真切置身于那个关键历史节点,深刻见证 “最小指挥所” 缔造 “最大胜利” 的惊人历史反差。这种极具代入感的具象化精神溯源,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的独特魅力所在,它将抽象的 “担当” 概念,切实转化为党员干部对 “困境中挺身而出魄力” 的本质理解。“担当” 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,它化作穿透时空的坚毅政治品格,时刻指引党员干部在复杂多变的当下环境中,精准锚定 “该做什么” 的价值坐标,这无疑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在精神传承与价值引领上的生动体现。

  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内,写有 “两个务必” 的展板于柔和灯光下静默伫立,仿若一位无声的历史诉说者。围坐在复刻木桌旁开展的 “初心对话”,将 “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” 这一历史告诫,巧妙转化为探讨新时代 “赶考” 命题的活跃思辨场域。当学员们热烈围绕 “如何在改革深水区保持战略定力”“怎样在乡村振兴中有效规避形式主义” 等现实议题各抒己见时,磨破的椅垫、斑驳的桌面宛如最生动且有力的教育教具,默默诉说着 “成绩面前需清醒” 的宝贵执政智慧。在此过程中,西柏坡红色教育充分发挥作用,推动原本抽象的纪律要求,逐步内化为学员们 “常修常炼、自省自警” 的稳固心理机制,助力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守初心、行稳致远。

  西柏坡精心设计的 “赶考路” 徒步实践环节同样别具一格,模拟的 “进京” 场景构建起一个虚实交织的创新教育场域,堪称西柏坡红色教育的一大特色亮点。这种新颖的 “行走的课堂”,成功打破历史与当下的时空壁垒,让党员干部在动态行进过程中,深刻体悟 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” 的方法论内核。这并非简单机械地复刻历史经验,而是引导党员干部学会在复杂矛盾中,深度提炼 “把政治担当转化为治理效能” 的高效思维模型,为其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难题提供有力的思路支撑。

 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,西柏坡红色教育构建起一套完善且极具突破性的 “认知 — 认同 — 践行” 闭环体系。虚拟场景生动还原历史发展逻辑,实景对话精准解构精神内核,情境任务有效催化行动自觉。当党员干部借助 “担当力测评系统”,仔细观察自身决策轨迹、精准校准行为模式时,收获的不仅是能力提升的清晰路径图,更是实现从 “被动接受教育” 到 “主动修炼担当” 的重大认知革命。这种从单纯 “道德要求” 向系统 “能力体系” 的成功转化,标志着西柏坡红色教育已从传统单一的情感激发模式,成功迈向更具长效性与可持续性的内生动力培育新阶段。

  在西柏坡,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担当精神的生动物质载体,每一次深度互动都是使命意识的有力唤醒仪式。这里摒弃了刻意刻板的历史复述,全力聚焦精神原力的当代创新转化。当党员干部凝视简陋指挥所里的地图模型,看到的不只是过往激烈的战争场景,更是 “于危机中育新机” 的深刻执政哲学;当他们轻轻触摸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的木质桌椅,感受到的并非仅仅是历史的物理温度,而是 “在胜利时守初心” 的高度政治清醒。西柏坡红色教育的终极价值,就在于让红色基因彻底摆脱成为记忆深处冰冷符号的命运,真正内化为党员干部 “把责任扛在肩头、将使命融入行动” 的生命自觉。这,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在新时代奏响的最深刻、最动人的意义回响,持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。


Tag标签:
本文由专注于红色教育15年的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编写,原创不易,转载请注明出处:
http://www.hsccjy.cn/hswh/362.html

上一篇 : 西柏坡旧址群里的廉政课:从 “一桌二椅” 看党的作风建设史
下一篇 : 西柏坡培训札记:以历史思维提升领悟的深度